有这样一所学校
——教师课改日记节选
南街明德小学 韩眉平
(一)
2016年9月1日夜 星期四 晴
今天是我第一次踏入南街明德小学的校门。校园干净靓丽,遇到的每一个学生都会对你问好,没有人把你当作外人——你回家了。每一面墙壁都在说话:西墙的感恩教育“孝”字当头;东墙的大型喷绘展示学生的阳光风采;教学楼走廊内的励志名言催人奋进;师生书画作品起着无声的榜样作用,无时不陶冶着每一个人的情操。在上楼梯的时候,与两个送孩子的家长擦肩而过,听她们边走边说:“这里的环境真的挺好,我觉得比我女儿在的那个学校强多了,你看这张相上不就是我儿子吗?”……心里一阵温暖。
办公室和其他地方差不多,大家都很热情,关心和问候都不会少。唯与众不同的地方是每一个办公桌上都铺着一方格子的棉垫子,看着像棋盘,可又不会每个人都来一方吧?后来,在大家闲暇的时候,才看明白,原来那是大家在练习书法时候的垫布。看着大家认真地挥毫泼墨,感觉自己真是有些孤陋寡闻了,幸亏没有去问,不然总会让人笑话的。只是自己虽然很喜欢这祖宗留下来的东西,却由于种种原因很少写毛笔字,不知道在这里自己是否可以有所进步呢?
学生少了许多,可他们的双眼同样有着渴求的光芒,小组合作中所展露出来的勇气和智慧并不比谁差。反倒是一些学生的大胆和健谈让我大喜过望,我们的教育不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吗?而这不受教师的左右,善于表达自我的想法不正是一种个性和能力的体现吗?
(二)
2016年10月14日 星期五 晴
国庆之后学校开始常规检查了,听课就是其中的一项。很幸运,我是第一位。有人问我害怕吗?我就有些奇怪,作为一名教师怎么会害怕讲课呢?当然刚开始上公开课的时候,谁也会有些紧张的——我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第一次上公开课,嗓子冒烟几乎说不出话的感觉。可是现在当教师都多少年了,每天做的就是这件事情,有什么可怕呢?有的时候自己有了好的想法,反而倒想让别人来听一听,评价一番,我发现在身边有很多老师都有这种感觉。
不过,作为第一个,又是来南街明德小学的第一次公开课,多少还是有些小紧张的。这节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家对我的看法——是不是徒有虚名啊!最后考虑再三选择了一节作文课,因为作文教学自己一直都在琢磨着,研究着,有着自己的一套想法,比较能够信手拈来。课后大家比较认可,一致推崇说是什么全校的作文课应该让我都来上,不然就是资源的浪费。——这样也我引发了我的思考,为什么不能资源共享呢?什么时候才可以资源共享让大家少走重路呢?
不过,校长也毫不客气的指出了我课中所存在的问题。这让闭门造车的我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。后来也和大家一起倾听了其他老师的课,让我觉得南街明德小学真正是卧虎藏龙的一处宝地,每一位老师身上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。同时每一节课,我都特意早到几分钟,认真感受一下每一个班级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。你看:六一班的七巧板世界变化万千,六二班前进的脚步那几个小脚丫一直在我眼前晃悠,五一班的手抄报之窗,五二班的优秀作文天地也是奇思妙想,与众不同……这都凝聚着所有师生的智慧和心血,让人从心里敬佩。
(三)
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 阴
这几天有些焦头烂额,学校要设置文化展览室,我也有幸参与其中,听说这还是在张占羽局长的关怀下开始的。等参与进学校文化展览室的建设,我才真正了解了南街明德小学的努力和成绩。
课改之初南街明德小学就并不懈怠,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课改模式,创设四环节多模块自选式自主学习模式,给予教师更广泛的操控选择,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探究空间,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也拉开了序幕:两部教育文集相继刊发;两届文化节的成功召开;课改现场会的一致好评;一班一活动的精彩第二课堂;特色课堂——书法教学的坚实推进;校刊校报期期鲜活动人……都无不展示着南街明德小学校园文化的进程。学生的手工制品更是堆积如山,展览室难以放置,只能择优而存。如果你走进汇聚校园文化的展览室,定会为这里各种图片之丰富,手工制作之精美,文化气息之浓厚而震撼!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三年的努力,三年的坚持,三年的积累,才有今日南街明德小学之文化氛围。
今天我又遇到已经退休的梁老师了。60多岁的梁老师很有艺术天赋,剪得一手好剪纸,经常来学校指导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。这展览室的设置也离不开梁老师忙前忙后的身影,有时候,梁老师就是感冒了,生病了,也要来学校看看,看看她教的那个剪法学生学会了没有,瞧瞧她指导的那个创意效果怎么样。她的一言一行都在告诉我:这是一种精神,也是一种力量,必将激励着我们南街明德小学的所有人不断前进。
2017年1月13日 星期五 晴
(四)
不知不觉一个学期就在忙忙碌碌中结束了。回头看看,南街明德小学的发展也已包含了我的努力和付出。想想当初,来南街明德小学的时候,很多人不理解。可是这一个学期让我更加知道,同时也要告诉别人:这所学校的校长有思想,以发展教育,发展学校为己任,很想做一番事业;这里的教师很有干劲,来得比学生早,走得比学生晚,并不是在从前;这里的学生活泼真诚,动手能力强,并不比别人差什么……这里是一所小学校,可是属于教育的舞台并不小。小学校,大舞台——我很庆幸自己可以作为一个南街明德人,为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奋斗下去,奉献下去,而且我们一年一届明德小学文化强校的事业才刚刚开始……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